社會信用體系
2010/12/8 16:16:42
社會信用體系也稱國家信用管理體系或國家信用體系。它是一種社會機制,具體作用于一國的市場規范,它旨在建立一個適合信用交易發展的市場環境,保證一國的市場經濟向信用經濟方向轉變,即從以原始支付手段為主流的市場交易方式向以信用交易為主流的市場交易方式的健康轉變。這種機制會建立一種新的市場規則,使社會資本得以形成,直接地保證一國的市場經濟走向成熟,擴大一國的市場規模。
對于現代的市場交易環境而言,信用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 就可獲取資金、物資、服務的能力。接受信任的一方在其應允的時間期限內為所獲得的資金、物資、服務而付款,而上述時間期限也必須同時被授予信任的一方認可。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當前,信用狀況差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薄弱環節,已成為影響和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因素。由于缺乏足夠的信用,直接導致不少企業陷入危機。面對這種情況,建立和健全國民經濟的信用體系就成為一項當務之急。
如果一個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比較健全,公正、權威的信用產品和信用服務已在全國普及,信用交易已成為其市場經濟的主要交易手段,這樣的國家通常被稱為征信國家。在征信國家,信用管理行業的產品和服務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意識強烈,注重維護信用,有著明確的信用市場需求。因此,征信國家的對外信譽較好,信用交易的范圍和規模很大,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福利.
功能 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信用發揮作用的前提,它保證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間遵循一
定的規則達成交易,保證經濟運行的公平和效率。
1. 社會信用體系具有記憶功能,能夠保存失信者的紀錄;
2. 社會信用體系具有揭示功能,能夠揚善懲惡,提高經濟效率;
3. 社會信用體系具有預警功能,能對失信行為進行防范。